网页版 | 手机版

天津市测绘院有限公司

tianjin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行业动态   >  正文

危难时刻勇担当

文章来源: 天津市测绘院      发布时间:2020-07-16      发布人: 综合办

近期,长江、淮河等流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湖泊处于超警戒水位,重庆、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持续降雨使土壤含水量相对饱和、堤坝被长期浸泡,防汛及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7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压实责任、勇于担当,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监测预警、堤库排查、应急处置、受灾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全力抢险救援,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汛情就是命令。连日来,渝、赣、皖、鄂、湘、苏、浙等地自然资源部门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工作职责,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防范预警措施,全力以赴防汛救灾,力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层层压实责任 盯紧基层一线

  关键时刻勇担当。在防汛救灾的危急时刻,长江、淮河流域各省份自然资源部门进一步压实责任,迎难而上,深入防汛救灾、地灾防范一线开展工作。

  重庆市各级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积极行动、调度力量,深入基层一线指导,全面排查地灾隐患,全力做好防范工作。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层层压实防御责任,严格落实“防范措施提升一级,工作责任下沉一级”的要求,落实属地责任,把防范措施落实到一线最前沿,把防范责任压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发出地灾防范动员令,要求派往各地的由厅有关负责人带队的7个工作组,坚持“巡查到一线、指挥在一线、处置情况赴一线”不动摇,继续组织全省自然资源系统以战时状态积极应对强降雨,严格落实“省包市、市包县、县包乡镇和村组”的包保责任机制,做到地灾隐患“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强调,全省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在防汛抢险的关键时刻、攻坚阶段,要坚持底线思维,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要求全省系统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以战时状态和纪律全力以赴防范地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属地管理、分工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湖南厅将地灾防范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地各部门,确保值班值守、排查巡查到位,坚决杜绝脱岗、空岗行为。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细化落实地灾防御责任,在确保全省997处地灾隐患点均已纳入群测群防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多次召开地灾防御会商调度视频会,检查落实各项防范工作。派出6个小组对地灾重点防治县(市、区)开展工作检查,压实地灾防范责任,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各类问题;派出5个督导组现场督导杭州地区梅汛地灾防治;部署开展千名地质队员“驻县进乡”防御地灾行动,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助力基层防范地灾。

  强化监测预警 加密排查巡查

  在汛期,防灾避险往往就是跟灾情抢时间。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在防范举措上不断加码、细化,在监测预警上不断强化、升级。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要求降雨期间“四重”网格员加密巡查监测频次,做到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防,及时发现险情、及时预警、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该市联动开展会商预警调度,及时发送预警信息,实现预警全覆盖,严格实行“未来2小时短临预警的雨前调度,过去3小时大暴雨强度的雨中调度和过去24小时降雨值累计达到150毫米以上的雨后灾情核查调度”。

  早一刻发现隐患,先一步预警避让,是保障受威胁区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据了解,今年从入汛到7月13日,安徽共派出巡查指导组1691个7899人次,巡查检查隐患点9098次。全省共发布地灾黄色以上预警390次,转移受威胁群众10101户25843人,成功避险6起,12户40人避免了可能造成的伤亡。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进入了防灾战时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各县乡自然资源部门深入防汛抗灾第一线,持续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发现险情,第一时间组织群众转移;紧盯重点区域,加强人口聚集区、山区交通沿线、学校周边、旅游景区、农村房前屋后以及三峡、丹江口等重点地区巡查排查;继续做好网格化管理,坚持专家和技术人员分区分片驻点,遇到灾险情及时协助处置;统一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加密监测预警,精准研判、预警;配合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发生次生灾害;严明工作纪律,督促市、县、乡、村开展巡查排查,对重点地灾隐患点,落实专人蹲点值守,确保信息畅通。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强调要做到风险预警预报到位,并进一步完善“人防+技防”相结合的地灾专群结合监测预警体系,畅通风险预警预报信息“最后一公里”。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通过布设专业检测仪器、加密隐患巡查排查次数等,强化监测预警。该厅在重要地灾隐患点布设了专业监测仪器,实现监测数据的智能采集、及时发送和自动分析;以县(市、区)为单元组织专业精干力量开展地灾隐患拉网式排查,加密巡查重要地灾隐患点,第一时间掌握汛期隐患点动态变化情况;对海洋观测设备和数据传输系统进行隐患排查,确保汛期海洋观测网运行稳定可靠、数据传输畅通,以做好台风等海洋灾害预警;落实值班值守和会商研判制度,及时发布预警报信息。

  支撑抢险救援 助力恢复重建

  7月13日,在江西省永修县三角联圩溃堤处,水流湍急。几架无人机正在进行测绘作业,为制订封堵方案采集数据。这是各地自然资源部门服务保障防汛救灾的一个缩影。为守护一方群众,各地自然资源部门全力抢险,高效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并积极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

  6月29日以来,江西北部遭遇持续强降雨,致多处圩堤处于漫堤溃决危险中。7月8日晚,鄱阳县问桂道圩出现漫溃,江西省自然资源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于7月9日集结无人机应急保障队伍,组织省测绘应急保障服务中心技术人员赴灾情现场对漫决淹没区域进行了航空摄影。同时,该厅与自然资源部科技司沟通并请求卫星遥感支持,协调部国土、海洋卫星中心快速获取了鄱阳湖区域灾前、灾后影像。省测绘应急保障服务中心、自然资源江西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组织精干队伍,24小时轮班,紧急赶制出《江西省重点区域抗洪抢险防御部署图》《鄱阳县问桂道漫决遥感监测图》《鄱阳县问桂道区域漫决水情遥感监测图》,并第一时间提供给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为该省抗洪抢险和灾情评估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下一步,江西厅将依托卫星遥感持续进行灾情动态监测,为灾情评估、灾后重建提供决策支持。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要求技术支撑单位派员驻县驻乡驻村驻点,为科学抢险救援提供技术支撑。湖南厅与湖南省地质院达成一致,共同做好技术队伍的统筹调度。目前,全省已有31支专业技术队伍进驻一线防灾救灾。江苏厅加强值班值守,建立健全汛期地灾防治专家指导和专业队伍驻守服务机制,专业队伍深入基层一线随时待命,为抢险救灾做好技术支撑。同时,强化汛期海洋灾害风险和安全隐患排查,为地方政府防汛抗灾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根据省委要求,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将以新安江流域为重点,继续参与做好强降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细致核查评估灾情,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修复,扎实做好隐患排查处置,加强灾后安全生产,特别是抓好地灾、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严防次生灾害。此外,及早谋划、落实落细举措迎战台汛,督促指导各地对海塘、沿海平原排水口门等防台风首道防线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同时,加快推进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既做临灾避险,又考虑灾后重建。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强调,要扎实做好临灾避险工作,按照“主动避让、预防避让、提前避让”原则,及时启动避险转移方案,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妥善安置转移群众,全力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同时明确,将及时组织党员先锋队和志愿者队伍,利用休息日参加灾后恢复重建,帮助受灾企业和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7月14日,安徽省要求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5市立即做好长江江心洲和外滩圩人员撤离工作。要求预报达到预警条件的必须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并尽快完成全部撤离任务,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首席记者 洪曙光;本报记者 陈立德、滑晓晖、胡志喜、王丽容、王旭雁、郭媛媛;通讯员 杜 琦供稿,本报记者 曹悦妮整理)